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成功举办
导读
12月10-11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主题聚焦“迈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新征程”。
本文字数:6798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于12月10、11日在线上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以“迈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新征程”为主题,是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更好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40周年之际,总结、回顾过去名城保护工作与历程,面向未来,开启保护工作新征程的学术交流会议。
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指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简称“名城学委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议程共1.5天,主要分为开幕式、主题报告、内部会议和青年论坛四大板块,包括名城保护经验总结,以及水下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建成遗产等多方面内容,涵盖了从世界遗产、区域遗产,到城镇景观、街区更新、乃至数字名城信息新技术探索等,共16个报告。
本次年会特别邀请到了名城学委会顾问委员阮仪三、汪志明、朱嘉广等十几位顾问委员、荣誉委员进行视频致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和名城学委会主任委员张兵致辞,全体委员线上参会。年会还特别邀请到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新华社中国经济社、中国建设报等媒体记者参加并报道,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网络直播,反响热烈。
与会嘉宾线上合影截图
会议开幕
会议开幕环节由名城学委会秘书长鞠德东主持,阮仪三、汪志明、朱嘉广、吴明伟、应金华、杨律信、王瑞珠、李国恩、吴庆洲、郭旃、单霁翔共11位名城学委会的顾问委员、荣誉委员发表了视频致辞,他们在视频中回顾了四十年间名城制度建立和学委会成立发展的历历往事,并指出,四十年间中国的历史遗产价值得到广泛的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与实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赏,为世界的文明与发展传承提供了中国经验。时至今日,许多在我国历史名城保护事业上做出开创性贡献的老一辈学者和学委会的早期委员,先后离开了我们,正是他们的无私贡献为保护事业打下了牢固的根基,与此同时,令人欣慰的是在这四十年里,新的一批批专家学者不断成长、前赴后继、风雨如磐、始终坚守,希望名城学委会未来能够继续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迈出进一步的探索,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同时祝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新发展和新成就!
伍 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在致辞中指出:
首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很多新要求。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我国城市发展、城乡发展、国家发展都面临着重大转型,二十大提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大城市更新的力度,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对保护的力度、范围、对象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也要求专业工作者能有新的思想、研究和方法上的突破。如进一步研究传统的建造技艺的传承、加大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更多的研究适应于新形势下历史名城保护的法规制度、政策的配套等。
第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我们看到中老一代仍然在战线上摇旗呐喊,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在保护工作中不断涌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青年志士加入,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一代又一代的人手中保护好,不断传承。最后预祝年会圆满成功,希望名城学委会的工作、乃至我国的名城保护工作能够越来越好,蒸蒸日上。
张 兵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名城学委会主任委员张兵在发言中表示,在今天名城制度建立40年的重要节点上,首先要致敬所有为名城保护工作做出贡献的前辈。名城保护取得今天的成果,与一代代学委会的前辈专家坚忍不拔的专业精神密不可分,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学委会的委员们应深刻领会并开展长期而系统的探索,结合国情探索不同地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探索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让人们能广泛享受到遗产保护带来的福祉,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探索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利用的创新路径;积极开拓文化遗产领域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新空间,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作为学术组织,名城学委会继续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开展理论化的整理和提炼,不断发展完善文化遗产的保护哲学和理论。希望学术委员会坚守和担当学术组织的使命,随着国家建设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就国家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相关联的重大命题,能够做出高水准的研究成果,造福社会,造福未来。
主题报告
张 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赵中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下午的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名城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张杰,名城学委会副主任委员赵中枢主持并做总结。
历史城市保护的中国经验——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年
张广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报告指出,区别于国际上大多历史城市将重点放在探索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的保护方法,我国根据古代城市的特点,四十年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丰富了国际历史城市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为快速发展中的亚洲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城市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报告分为名城保护的四十年回顾、名城保护的理论探索、未来展望三部分。
四十年间,我国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逐步从对立走向统一,越来越强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名城保护方法体系逐步从不完善走向成熟,逐渐发展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城区三个层次的保护。四十年间,在各位专家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名城保护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探索 “变与不变”“真与伪”“整体保护不是保护整体”等多个重大议题。在党的二十大要求下,我们要科学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技术体系,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强文化传承,讲好中国故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我国独创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宣传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继续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桑田一变已难寻——存在于水下的文化遗产
孙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心副主任
报告简要介绍了近些年的水下遗址考古工作,也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水下考古工作进行了展望。具体举例介绍了三大类的考古遗址:第一类是水下沉船遗址,典型案例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沙北郊沉船遗址、南澳沉船遗址、易地搬迁至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后进行考古发掘的南海一号,以及辽宁绥中元代沉船遗址、甲午战舰遗迹等。第二类是城市类或者建筑类的遗址,典型案例有均州城遗、河南龙城、长城最东段山海关等。第三类是人类手工业遗迹。其中典型案例是广东西樵山采石场,以及古代窑址如浙江上林湖水下越窑窑址。
报告指出,我国水下生活遗址多有发现,这些遗址因为有水环境保护,隔绝了空气,即减少了风化等自然破坏,也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因此状况较好。现阶段需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为将来的遗址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
此外,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社会进步,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不同要求,设立水下遗产保护区也被提上议程。水下遗产文化价值高,密度大分布相对集中,范围比较大,而且比较分散,和水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同时通常与文化、贸易、人类居住,包括宗教相关,因此对于水下遗产保护区概念的设置将是今后需要关注和开展工作的主要方面。
中华文明探源中陕西博物馆展示内容实践——落实国家文化强国要求
周萍,陕西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
报告以陕西300多座博物馆中的3座为例,介绍博物馆在专题策划和布展方面的尝试。
第一类意在探源人类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彩陶·中华“展。该展的策划与开展、系列讲座、学术研究、书籍等出版物出版和社教活动前后历时三年,召开了高峰论坛、云集相关各行专家的智慧。此外,该展通过“听小姐姐讲彩陶”栏目对青少年进行科普,并进入中小学进行宣讲和普及,对博物馆的宣传方式进行了扩充。
第二类是考古类展览——陕西省考古博物馆“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该馆系统性地对公众展示了考古的研究方法、工作方式和内容、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向大家介绍考古究竟是什么,以及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此外,该馆使用了模型展览、3D扫描辅助展览、时代生活场景模拟等方法,使得展出效果更加直观、公众更易体验和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环境。
第三类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了起来——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主题展“刻图化民——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该展览选用的是平时不太被关注的石刻线画,为公众讲述宗教、世俗生活和民间信仰,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获得了多方媒体的报道。
建成遗产保护传承的空间规划政策
张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
建成遗产泛指以建造方式形成各种形态的文化遗产,是不同时代各类建设和发展成就的具体体现,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所在。虽在年代、价值、艺术特征及保存状况上可能无法比肩其他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但近年来逐步受到广泛重视,也是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出新的保护方向。报告从文化遗产、建成遗产、城市可持续性的基本概念出发,梳理了《欧洲文化公约》《意大利艺术和历史物品保护法》《美国国家历史保护法》等国外已有建成遗产保护法律和政策,探讨在保护传承立法上国外法制的经验借鉴。
经过4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把名城、名镇、名村等建成遗产纳入了国家遗产保护法律。与此同时,现有保护规划系统全面,但保护条例的法律地位较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如何将中央文件落实到国家法律体系、国土空间管控、城市有机更新”等一系列实际工作的系统探索。保护规划重点需要向综合协调、有效管理、有序实施转移,即从愿景式规划转为全过程保护管理规划,决策系统应全面考虑环境(遗产)评估、环境(遗产)管理、支持保障措施、公众参与等内容,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整体性空间规划(integrated spatial planning)。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保护管理的质量,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HUL十周年案例
邵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
报告从五个方面入手讨论了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起源、建设发展和给当前保护工作带来的启示。首先介绍了“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的基本概念并回顾了其历史的渊源、制度的建设及工作方法。其次,介绍了“世界遗产城市”的基本概念、特点与价值以及相关案例。在探讨“世界遗产城市”面临的挑战以及保护趋势中,梳理了当前“世界遗产城市”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以及UNESCO为应对这些挑战公布的一系列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包括2011年发布的《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建议书》。
经过对HUL (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十周年全球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归纳总结出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三点启示:一是需要考虑“三名”具双重属性。二是双重属性所带来的多元价值。三是活态保护。HUL也对遗产保护带来三点启示。第一,HUL作为理论基础是强调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结合。第二,作为一种方法路径,要实现宜居、活力、平等三大目标,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报告最后指出,在中国,“以价值为基础”的保护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美好人居的建设理念已经建立起来,但还需要更多的本土化的实践。
历史城市与泉文化景观的保护实践与思考
霍晓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提出了对泉文化景观可持续保护的三个角度:一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泉水的形成和出露,二是在历史不断演进变化的泉水与人的互动关系,三是注重整体与全要素的泉文化遗产保护。
报告结合济南泉城历史文化景观、昆明安宁温泉文化景观和山西洪洞霍泉灌溉工程三个案例,探讨了历史城市与泉景观文化的保护实践,并提出了四点思考:第一,泉天造地设,参与营建聚落,对泉这一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行为长期积累,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第二,泉是人能否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表征。泉域可以界定,因此对泉的保护必然从泉域着眼,规范人的生产生活行为。第三,泉源清晰,对泉的使用权变迁的过程反映了社会治理中对资源的认识与利用的协调。第四,大泉的“泉域泉要素”,保护与被福泽的历史城市“全域全要素”保护密切相关。
伴随式街区更新的崇雍探索
钱川,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学部主任
近年来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从“街巷整治”转变为“街区更新”,报告基于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四项工作基本原则——统筹谋划、价值导向、以用促保、多方参与,以崇雍大街为例介绍了伴随式街区更新工作。
第一,构建街区更新工作体系,推进保护与更新工作。开展顶层设计研究,搭建老城更新的系统性方案,在规划和工程两个层面,以崇雍大街为例开展示范工作。第二,在街区更新实施中将文化挖掘和展示作为街区工作的出发点,实现价值导向和应保尽保。通过分析崇雍大街的文化脉络,提炼历史文化价值,并通过历史景观环境氛围整治、历史建筑“卸妆”、文化景观节点展示等予以表达。第三,通过系统施治,将保护与生活相结合。深入改造,从立面走向院落,改善人居环境。基于大数据分析,激活街区功能活力引导业态发展。第四,公众参与促进老城保护。通过举办设计竞赛、探索“统规自建”实施模式、运营“崇雍客厅”开展社区营造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老城保护工作。报告最后强调,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未来如何从制度上探索自主更新和持续管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广州数字名城探索与实践
孙永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
数字名城是一个不断迭代的综合性平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名城保护、信息化和测量新技术等多专业合作,经过十年探索,形成了一套面向规划管理的数字名城技术体系。报告主要介绍了广州数字名城建设中的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遗产普查信息平台。广州历时两年全面摸清全市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国有可移动文物、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数量、分布、产权、保存状况等基本情况,并建立起文化遗产普查信息平台,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第二,历史文化名城“一张图”管理。广州市将17类、48项名城专题数据纳入国土空间信息平台,与各类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实现 “一张图”管理,并探索出了法定身份以外的各类遗产的保护机制。第三,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数字化测绘。运用多技术融合推动各类遗产数字化测绘,并形成了技术标准在行业内推广应用。第四,历史建筑智慧化监管。针对散状分布的历史建筑,综合利用物联感知、互联网等技术与政务系统有效连接,实现智慧化监管和实时预警。
区域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以云南省为例
鞠德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所长
报告介绍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总体要求,分享了关于云南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的试点工作成果,在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及保护名录的完善、历史文化网络研究及空间格局的构建、保护利用展示与城乡建设相融合的三个方面做了重点介绍。
首先,以价值为导向完善保护名录。衔接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五位一体”的主题价值线索,挖掘潜在价值载体、完善保护名录。如云南省历史文化价值特色主要集中在世界文明交往与互联、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不同的民族文化区域与自然地理中的独特性等三个方面,提出以剑川县、威信县、祥云县等为代表,建议申报国家级、省级预备名录的建议。
其次,梳理历史脉络构筑空间格局。通过分析云南省自然地理本底,研究早期人类的活动,山、坝、河、湖的特点,系统分析历史交通网络、屯田移民、近现代的经济走廊等不同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城镇村的聚落影响,叠加各类的遗存要素,进而提炼出云南省保护传承体系“两核四廊一网多片多斑块”空间结构。
最后,以行动为抓手融入城乡建设。如云南以滇中南、滇西的历史文化核心聚集区发挥区域富集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突出滇越铁路、滇缅公路、滇铜京运、长征四条文化廊道的线性文化遗产的统筹和串联,融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等。
周 俭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题报告后,年会还进行了内部的工作会议,名城学委会秘书长鞠德东就2022年学委会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与会委员们分别对今后的工作开展,尤其是202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和方向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想法和期许。周俭副主任委员代表张兵主任委员总结,他提出:第一,在名城保护工作开启新征程,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的情况下,学委会的工作也应更加与时俱进。第二,未来活动的开展要更有引领性、启发性,同时更接地气。第三,加强对保护工作的传播和推广。第四,学委会工作要强调青年传承,融合其他学科,吸收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发挥全社会的力量。至此,会议圆满结束。
12月11日青年论坛详情请关注后续报道。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委会2018年北京年会圆满落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